“喝中药的时候,一定要小口小口喝,坐着、靠着慢慢喝。”在金华艾克医院杨德志院长的专家门诊中,杨院长给患者开好药方后,总要这样耐心交代患者。
为什么喝中药要缓慢、分次小口吞咽呢?对此杨德志院长给予了详细的解释。
1. 减轻苦味刺激,避免恶心呕吐
中药大多味苦或气味浓烈,快速大口喝下可能强烈刺激舌根和咽喉,引发恶心甚至呕吐。徐徐下咽能减少苦味的集中冲击,让口腔和消化道逐渐适应,降低不适感。
2. 促进药物吸收
缓慢吞咽可使药液与口腔黏膜、舌下血管充分接触。某些药物成分(如挥发性物质)可能通过口腔黏膜直接吸收,避免快速吞咽导致有效成分未经吸收就进入胃部。
展开剩余55%胃的受纳能力有限,小口分次下咽能避免一次性大量药液潴留胃中,影响消化和吸收效率。
3. 保护消化道黏膜
部分中药具有刺激性(如含黄连、黄芩等苦寒药),快速吞咽可能刺激食道或胃黏膜。“徐徐下咽”能让黏膜逐步适应,减少刺激或灼热感。
对于热性病症患者,药液温度可能较高(如温服时),缓慢吞咽可避免烫伤。
4. 传统中医的“调息”理念
中医认为服药需配合气息调整,“徐徐下咽”有助于心神安定,使药力与气血运行相协调。古人强调“一息一咽”(一呼一吸间吞咽一口),认为这样能增强药效。
5. 特殊药物的服用要求
治疗咽喉疾病(如咳嗽、咽痛)的药液,需在咽喉部缓慢停留,直接作用于病灶。
含毒性或峻烈药(如附子、乌头类)需谨慎缓慢服用,以便观察身体反应,防止中毒。
注意事项:温度 :通常温服(25–40℃),但解表药可偏热服,清热解毒药可偏凉服。
服药后:静坐片刻,避免剧烈活动,以助药力运行。
总之,“徐徐下咽”是中医经验总结的优化服药方式,兼顾了药效吸收、减少刺激和患者耐受性。具体方法可遵医嘱调整,如急症需快速服药时例外。
发布于:浙江省股票配资盘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