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是临床常见病,基于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及气流受限特点,可分为慢性支气管炎型和肺气肿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提到“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言明老年患者常有气阴两虚的特征。痰饮易从燥化,形成痰热胶结或燥痰壅肺的病理状态。当外邪侵袭时,潜伏的痰液随气上逆,肺气郁闭,引发喘促、痰鸣等症状,故而在慢阻肺发作期常见痰瘀交阻、肺络挛急的表现。从地域角度考虑,西北地区的燥邪易伤肺阴,导致肺燥痰黏,进一步加重气机阻塞。这一病理特征决定了治疗策略需同时顾及根本与表象,急性发作期化痰通络以平喘,缓解期则培土生金以固本,同时兼顾养阴润燥,以适应老年患者体质的变化。
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院主任医师曾斌芳教授治疗慢阻肺有独特经验,曾治一老年慢阻肺(肺气肿型)缓解期患者,着眼于脏腑传变的关系,结合病症发展阶段,拟方半夏泻心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减,收获良效。现整理医案如下。
吴某,女,76岁,2025年3月23日于门诊就诊。患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病史8年余,素体虚弱,换季易感。2025年春节期间不慎着凉引发肺气肿急性发作,家属急送患者入院治疗半月余,缓解后出院。出院后患者仍有气喘乏力、痰黏难咯等症状,担忧病情加重,故而来诊。自诉稍有运动则气喘,手足乏力,饮食食欲欠佳,常有胃胀反酸症状,食量小,便溏,怕冷。脉濡缓,舌淡。
西医诊断:慢阻肺(肺气肿型)缓解期。
中医诊断:肺胀缓解期(肺脾气虚证)。
治则:化痰平喘,培土生金,扶正固本。方用半夏泻心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减:
法半夏9g,黄连6g,黄芩9g,干姜15g,炙甘草6g,党参50g,大枣3g,桂枝9g,白术9g,茯苓20g,前胡9g,枳壳9g,橘红9g,贝母6g。日1剂,分2次温服。嘱患者慎起居、避风寒。
4月5日二诊:患者诉喉中黏痰消减,易于咯出,乏力症状明显缓解,要求续服中药调理。效不更方,予同方14剂嘱再服半月。
4月20日三诊:患者诉咳痰、气喘症状消失,乏力症状大为改善,日常可自主行动,但在食用果蔬生冷后仍有胃胀不适感。为巩固成效,给予半夏泻心汤合参苓白术散:
法半夏9g,黄连6g,黄芩9g,干姜15g,炙甘草6g,党参50g,大枣3g,炒白术15g,茯苓20g,山药30g,莲子肉12g,白扁豆12g,薏苡仁9g,砂仁4g(后下),桔梗4g。日1剂,温服。嘱患者禁食生冷。
按 从中医角度论述,慢阻肺老年患者的病理机制有别于同病种的青壮年患者,主要特点就在于“本虚而标实”。其中本虚主要表现为脾肺气阴两虚,标实则体现在痰瘀互结、气机壅滞。随着年龄增长,机体逐渐衰弱,脾土功能减弱,导致运化功能不足,一方面,脾虚导致水谷精微无法正常分布,肺气得不到充盈,宣降功能失常;另一方面,津液停滞聚积成痰,痰液阻塞肺络,进一步阻滞气机升降。如遇外寒引动伏邪,则易致疾病发作,迅速出现危急证候,严重者危及生命。
培土生金法理论基础源自五行学说,以《素问·玉机真脏论》“五脏受气于其所生……肺受气于脾”的论述为支撑,阐明疾病过程中脏腑传变生克的机制。脾作为气血生成的源头,其散布精微物质的功能辅助肺进行呼吸和气机调节,同时,肺气的宣发与肃降亦依赖于脾升清之力的推动,两者在生理功能上相互贯通。若脾胃功能衰弱,导致水谷精微无法正常转化,则肺失去滋养,防御功能减弱,痰湿内生,引发咳嗽和气喘等症状。历代医学家对此理论多有阐述,如张仲景提出以“建中气”治疗虚劳肺痿,李东垣创制补中益气汤提升脾阳以充实肺气,程钟龄和叶天士均强调“培土生金”为治疗慢性咳嗽和虚性喘息的根本方法。现代研究亦证明,白术、茯苓、黄芪等健脾药富含多糖类成分(如白术多糖、黄芪皂苷),可调节免疫平衡、抑制气道炎症因子、减轻肺泡巨噬细胞过度活化,同时增强呼吸道黏膜免疫力,减少感染风险。半夏中的挥发油与生物碱(如陈皮苷、半夏蛋白)能抑制黏蛋白5AC表达,稀释痰液并促进纤毛摆动,改善黏液清除功能,从而在现代药理学层面验证了“土旺则金生”的科学性。
结合病案可知,患者来就诊时处于肺胀缓解期,但同时伴有胃痞、反酸等症状,气机升降受阻,故而不能单纯考虑肺系疾病的症状,必须同时考虑脾胃问题。主方选用的半夏泻心汤,是《伤寒论》中用于调节中焦气机升降失常、寒热错杂之方。其中半夏为君,燥湿化痰,降逆止呕;黄芩黄连清热燥湿,针对热邪。这种寒热并用的结构,体现了辛开苦降的配伍方法,共同作用以恢复中焦气机的升降,寒热并调而不伤正气。合方的苓桂术甘汤则从脾虚水泛的角度论治,贯彻了张仲景“治水必治气,治气必温阳”的临床思维。
此案中,曾斌芳重用党参至50g,配白术、茯苓、大枣、炙甘草等甘淡之品补脾肺之气,又配伍桂枝、枳壳、橘红等通阳行气的药物,使之补而不滞,恢复推动脾肺气机升降。另加前胡、贝母配合半夏、枳壳、橘红化痰平喘,针对性解决本虚标实中痰涎壅滞的“标”,缓解患者痛苦,一举解决胃胀、反酸、气喘、咯痰不爽等多种症状。复诊时患者来诉症状明显缓解,效不更方,嘱患者续服半月。三诊时患者诉气喘等症状消失,偶服生冷后仍有胃胀不适,是因其年老体弱阴阳俱虚,脾胃受寒必感不适,故而在主方不变的情况下换合方为“培土生金”的名方参苓白术散,继续巩固补益,并嘱其注意饮食,禁食生冷。总体而言,本案的治疗原则一以贯之,坚持“虚则补其母”的治则不动摇。该方法不仅适用于肺系疾病,更揭示了“治肺求本于脾”的整体治疗观念,也是调理慢性疾病、老年病的重要治疗思路。(刘姝妤 新疆医科大学 王雯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来源:中国中医药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股票配资盘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