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建德江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康震解读
理解这首诗,关键就在于这个“愁”字。是什么让潇洒随性的孟浩然这么愁?这要从他的经历说起。
唐玄宗开元十五年(727)年底,年近四十的孟浩然奔赴长安参加科举考试,最后没有考中进士,但是似乎也没有太影响他的心情。他一直到第二年的年底才离开长安,开始漫游吴越。在唐玄宗开元十八年(730)前后,来到浙江的新安江一带,住在建德江畔,写下这首《宿建德江》。
头一句“移舟泊烟渚”,移舟,慢慢地把船划过去,划到哪呢?划到江中的小岛上。
第二句“日暮客愁新”,到了傍晚时分,诗人陷入了忧愁。孟浩然是湖北襄阳人,住在建德江畔,当然就是客人。既为客,当然就会思念家乡、亲人,同时,没有考中进士的失落和漂泊漫游的茫然,也一起深化了“愁”的内容。其实,一路走来,孟浩然一直都处在思念、失落、茫然、忧伤的情绪中,只是到了傍晚时分,江边薄雾缭绕,使得忧伤更加浓郁了,所以说“客愁新”。
后两句“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作者的意思是:我这一叶小舟,在苍茫的天宇之下,好像处在天空的怀抱里。连那些高大的树木,处在旷野和无垠的天空之间,也显得矮小了。江水清澈,月影清明,好像是月亮在有意亲近我。诗人这样写,其实还是因为想家,他需要一个怀抱,需要一些温暖,需要一种慰藉。所以再高的天宇对他来讲也好像是温暖的怀抱,没有生命的月亮也好像在有意亲近。
这样看,这首诗的核心还是思念家乡,也有科场失意的忧伤。作者在京城落第,在江浙一带漫游,看到这样的天,这样的烟,这样的小洲,这样的日暮,这样的清江水和江水里的明月,写下这份淡淡的忧伤。不错,孟浩然是个旷达率性的人,但是再旷达、再率性的人也有家乡,也有亲人,也有牵挂呀!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股票配资盘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