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券商.劵商!最近这仨字儿在股民群里快成口头禅了。刷朋友圈能看到有人发"券商股要起飞"的表情包,茶水间同事聊两句都能接上"你说这波券商能涨多高",连我家楼下卖煎饼的大姐都问:"听说券商要涨,我那压箱底儿的股票能解套不?"
要说为啥突然热乎起来,得先看最近市场的动静。就拿成交量来说,最近半个月两市成交额就没下过9000亿,上周三甚至摸到1.2万亿——这数字啥概念?去年下半年大部分时间都在7000亿晃悠,突然放这么大量,说明场子热了,钱进来了。券商最基础的经纪业务就是靠交易佣金吃饭,成交量涨了,各家券商的手续费收入自然水涨船高,财报好看是迟早的事儿。
再说说行业里的动静。最近券商圈重组的消息就没断过,先是某头部券商被传要和另一家中型券商合并,虽然后面辟谣了,但市场就吃这一套;接着又有地方国资背景的券商公告增资扩股,说是要"打造区域金融龙头"。其实这两年监管一直提"打造航母级券商",行业里整合是大趋势,小券商找靠山、大券商扩地盘,不管咋操作,最后大概率能提升行业集中度,让活下来的券商更有竞争力——就像卖早餐的,原来三家各干各的,现在两家合并成一家,食材采购能砍价,门店还能开分店,利润自然能往上走。
还有个事儿最近被很多人忽略,就是稳定币的动向。虽然国内不让炒币,但像USDC这种合规稳定币,在香港等地的跨境交易里用得越来越多。最近有机构报告说,海外资金通过稳定币渠道流入A股的速度变快了,这些钱进来可不是买小盘股的,首先盯上的就是金融权重股——券商作为"牛市旗手",自然是外资配置的重点。上个月金龙中国指数大涨8%,里面金融板块贡献了不少涨幅,这说明外资不光看好中概股,对A股里的金融股也投了信任票。
那这些加起来,为啥说券商能带大盘冲3500?咱们得看看历史规律。2014年底那波大行情,券商板块从11月启动到12月,板块整体涨了60%,带动上证指数从2500直接干到3200;2020年7月,券商板块单月涨了20%,上证指数跟着突破3400。现在的情况有点像——市场有量、政策有盼头、资金有流入,券商作为"行情发动机",启动是迟早的事儿。
不过咱也得说句实在的,投资不是买菜,不能光看热闹。最近券商股涨得猛,但不同公司差别大得很:有的券商投行业务强,最近IPO项目多,业绩弹性大;有的券商财富管理做得好,基金代销数据漂亮,后劲足;也有个别券商还在靠传统经纪业务吃饭,竞争压力大。所以别看板块涨了就跟风追,得看看具体公司的基本面——就像买水果,不能看摊儿红火就买,得挑新鲜没坏的。
再说大盘冲3500这事儿,不是说券商涨了就一定能到,还得看其他板块配合。最近新能源、消费板块也在轮动,要是能形成合力,3500点真不是梦;要是其他板块掉链子,券商单枪匹马也可能带不动。所以咱们看热闹的同时,也得留个心眼儿——股市有风险,别光听人说涨就往里冲,自己得先琢磨明白。
现在逛证券营业厅,能明显感觉到人气比年前旺了。有位老股民边看盘边跟我说:"去年亏怕了,今年就盯着券商,这板块要是真能起来,我今年的亏损就算补上了。"其实这话挺实在的——市场好了,大家都能赚钱;市场不好,再怎么折腾也难。现在政策支持资本市场发展的大方向没变,成交量放大的趋势没变,外资流入的势头没变,券商板块的机会,确实值得好好盯一盯。
亲爱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股票配资盘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